学校主页

一级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培训项目

2024年中医药膏方理论及临床应用培训班 (第一期)招生简章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03-22

【学校介绍】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学校始建于1956年,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勤求博采、厚德济生”校训,倡导“人心向学、传承创新”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宗旨,弘扬“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精神,彰显特色、强化优势,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中医药人才的教育基地、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的示范基地、中医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研究基地、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患的医疗基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基地、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国际交流基地,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集教育、科研、医疗、中医药文化传播于一体的著名中医药高等学府。

【课程背景】

中医膏方属于中医传统剂型之一,其功效和作用丰富而众多,在中医理论基础上通过四诊的辨证,中药的配伍,剂型的制备达到益气养血、调节脏腑机能、改善体质、抗衰益寿、防病治病的目的。中医膏方针对妇女、儿童及不同疾病患者等不同人群实行一人一方,能有针对性的防治疾病。为更好地推广治未病健康服务理念满足人民群众健康养生的需求,进一步促进膏方项目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发展及推广,北京中医药大学充分发挥学校中医药学科特色与优势,利用优质中医药教育教学资源平台,聘请北京中医药大学在膏方临床应用方面有独到见解、有实际临床经验的专家教授展开针对性的培训。通过本次培训不但能提高百姓防病养生能力,还能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的中医临床膏方使用水平,更好地发挥中医膏方在慢病管理、疾病康复和治未病中的作用,对于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人员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促进中医治未病理念融入健康养生、疾病防治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共24学时,拟定于2024年5月26日开班。学习期满,经考核合格者,颁发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培训结业证书。

【招生对象】

    1.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

    2.西学中医疗人员;

    3.社会相关从业人员;

4.零基础中医爱好者。

【师资团队】

本培训班聘请北京中医药大学具有丰富教学和临床经验的专家进行授课,包括但不仅限于:许筱颖教授、马小娜主任医师、张雯主任医师、程发峰研究员、宋月晗教授。部分授课专家简介见附件1。

【课程设置】

课程内容及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包括中医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通过系统讲授阴阳五行学说、精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的生理、病因病机、防治原则等内容,使学员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规律。

《中医诊断学》: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观察、问诊、望闻问切等手段对疾病进行判断和辨识,内容主要包括四诊判断、八纲辨证、病机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膏方的配伍及临床应用:旨在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讲授膏方的组方用药规律和特点、服用方法、临床治疗内科、儿科、妇科等疾病的配伍使用原则、注意事项及使用方法等内容。

课程安排如下:

图片4.png

 

【课程安排】

1.培训形式:本培训班采用线下面授的形式开展。

2.培训时间

本培训班共安排课程24学时。(课程时间如需临时调整,会提前通知各学员)。

3.培训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平街校区(西校区)教学区,具体教室开课前3天通知报名学员。

【教材&讲义】

本培训班提供讲义。

【学费】

2000元/人(包括培训费、讲义费、证书费等)

【培训人数】

本培训班每期开班人数不少于40人,学员满额后按时开班。

【报名缴费】

微信缴费(具体操作流程见二维码)

(提示:请务必于开课前5个工作日完成缴费)

注:1.学员因自身原因导致无法完成培训者,不予退费;如因培训方其它因素需更改上课时间,另行通知。

2.开课前3天,我们会给您发送开课通知;如未收到通知,请及时联系我们。

【证书颁发】

学员完成全部课程学习,考核合格后,颁发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培训结业证书。

【咨询报名】

联系人:平老师 蔡老师

联系电话:15613608527 18811571693

微信二维码:

 

 

北京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024年3月22日

附件1:

部分教授专家介绍

许筱颖,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医基础学》主讲教师。北京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北京市中医局“3+3薪火传承”项目郭霞珍名医传承工作站负责人,程士德名老中医工作室学术骨干,全国名老中药专家刘燕池传承工作室联系人。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研究分会副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时间生物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基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妇科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药膳研究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篇, SCI论文3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校级课题26项。主编参编论著32部。科研方向:“天人相应”理论的文献、实验及临床研究。临床方向妇科疑难杂病的中医药治疗;情志病及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调理,如抑郁、焦虑、失眠等。

马小娜,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主任,北京中医药管理局“十四五”重点专科“中医妇科”学科带头人,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名中医培养人才,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岐黄临床导师。国家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燕京刘氏伤寒学派继承人,师从国医大师王庆国教授。环球中医药杂志、中国医药导报、世界中医药、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研究方向:经方治疗妇科疾病的研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参编医学著作12部;承担或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课题、校级科研课题多项。

社会兼职: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妇产科与辅助生育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学会更年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

宋月晗,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留学基金委赴美留学人员,国医堂出诊专家。主讲中医诊断学、辨证论治学基础等课程,获北京中医药大学讲课比赛一等奖,英文讲课比赛三等奖,获北京市青教赛三等奖,为国家双语示范课程、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北京继续教育优秀教学团队。致力于情志病的病证结合机制研究,主持或参与课题46项,其中主持9项。临床上以“气血同调、脏肌并

治”为核心指导思路,采用方药、浮针等多种疗法,內治脏腑、外治肌肉,促使气血调畅。

程发峰,研究员,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证候与方剂重点实验室学术骨干,燕京刘氏伤寒流派传承工作室成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学科骨干,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核心成员,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出身四代中医世家,长年坚持临床与科研并进,从临床中发现课题,将成果反哺临床。多年从事中药神经药理学研究,专注于中药对脑缺血和慢性心理应激相关损伤的保护机制。师从王庆国教授,精研仲景之学,长期进行经方现代应用研究,包括经方治疗疑难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和经方相关药品、保健品、食品的研发等,已开发多款酸枣助眠类、解酒保肝类及膏方养生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