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一级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通知公告

2020年度北京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发展报告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6-08

  一、学校情况

  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6年,直属教育部管理,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新一届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学校经过多年建设,已经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集教育、科研、医疗、中医药文化传播于一体的著名中医药高等学府。

  继续教育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将继续教育纳入总体事业发展规划,明确继续教育工作发展定位,坚持质量与规模统一,办好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2020年作为“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学校各单位积极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化危机为先机,充分挖掘利用校内外资源,创新培训模式,拓展培训途径,多维并举,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教学质量和办学规模均取得较好发展,为学校发展建设和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2020年10月,为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管理,提质增效,学校将原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处整合成立继续教育学部,统筹全校的成人与网络学历教育及非学历教育培训的管理与实施。全校继续教育工作由副校长分管负责,非学历教育培训由继续教育学部统一归口管理,各部门各学院分工协作,及时解决各单位办学过程中发生的问题,重要事项均需经过校长办公会研究审议,有力保障继续教育工作平稳有序发展,促进继续教育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双提升。

  二、专业设置

  2020年,我校开办有夜大学、函授和网络学历教育三种学习形式、以中医药相关专业为主的学历继续教育。夜大学及函授开设有中医学、中药学和护理学3个专业、专科和专升本科2个层次。网络学历教育共招收15个专业层次,包括高起本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护理学;专升本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护理学、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高起专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护理学、公共卫生管理。

  三、人才培养

  (一)学历继续教育情况

  1.总体规模(见表1)。2020年,我校学历继续教育在校生共29055人,其中,网络学历教育在校生28347人,占总数的97.6%。学历继续教育专科与本科招生比例为1:1.16。学历继续教育在校生人数与全日制在校生人数比例为4.02:1。

  表1:学历继续教育与全日制教育相关专业在校生人数对比情况

  层次

  专科

  本科

  类型

  网络

  夜大函授

  全日制

  网络

  夜大函授

  全日制

  中医学

  5083

  0

  0

  2689

  375

  4168

  中药学

  6813

  84

  0

  7022

  225

  814

  护理学

  892

  0

  0

  4136

  24

  1307

  针灸推拿学

  457

  0

  0

  795

  0

  738

  工商管理

  5

  0

  0

  53

  0

  22

  公共事业管理

  93

  0

  0

  309

  0

  172

  合计

  13343

  84

  0

  15004

  624

  7221

  总人数

  13427

  0

  15628

  7221

  2.生源分析(见表2、表3)。我校学历继续教育在校生均为医药行业在职从业人员。学生年龄主要集中在21-40岁,占学生总数的78.9%。学生中汉族学生数量最多,占比为95.8%,其次分别为满族、回族、蒙古族等。从生源地分布看,北京生源占比为29.1%,京内、京外招生比例为1:2.4。学生学习中医(包括针灸推拿学)、中药专业的人数占学生总数的81%。

  表2:学历继续教育在校生年龄分布情况

  类型

  层次

  16-20岁

  21-30岁

  31-40岁

  41-50岁

  51岁以上

  网络

  专科生

  477

  3851

  5642

  2966

  407

  本科生

  110

  8149

  4677

  1779

  289

  夜大

  函授

  专科生

  1

  28

  35

  18

  2

  本科生

  0

  347

  180

  77

  20

  合计

  588

  12375

  10534

  4840

  718

  占比(%)

  2.0

  42.6

  36.3

  16.6

  2.5

  

  表3:学历继续教育在校生生源地分布情况

 类型

  层次

  北京

  广东

  四川

  浙江

  山西

  其他省

 网络

  专科生

  2187

  4435

  3156

  895

  546

  2124

  本科生

  5580

  1687

  2131

  1169

  337

  4100

夜大函授

  专科生

  84

  0

  0

  0

  0

  0

  本科生

  591

  0

  0

  0

  0

  33

  合计

  8442

  6122

  5287

  2064

  883

  6257

  占比(%)

  29.1

  21.1

  18.2

  7.1

  3.0

  21.5

  

  3.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基本情况。学历继续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我校充分考虑学生均为医药行业在职人员的特点,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上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原则。同时,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教学任务由学校各教学单位(含临床医学院)统一协调安排。2020年,网络学历教育严格按照培养方案组织教学活动,对各个教学环节如课件点播、网上作业、视频辅导、文字教材和讲义、交流园地与答疑辅导、临床实践等认真组织实施。学生主要采取线上自主学习的方式,定期完成学习并提交作业,按一定比例记入期末考试成绩。学部聘请146名本校专任教师承担教学工作,每门课程配备辅导老师进行答疑,确保教学计划落实到位。夜大学及函授教育各专业共开设课程30门,授课教师近60人,结合疫情防控需要,全年课程做了面授转线上教学的调整,借助公共网络教学平台完成教学工作。

  (二)非学历继续教育情况

  2020年,我校依托中医药学科特色与优势,根据社会、政府、行业及对外教育等不同需求,开办了多个层次、多种类型的非学历继续教育项目,共举办培训项目24项,累计培训学员3516人次。其中,面向北京地区线下培训学员507人次,线上培训学员2632人次,占全部培训人次的74.85%。

  表4:非学历继续教育办学情况

  类型

  对象

  班次

  人次

  人次

  百分比

  行业培训

  政府、医疗卫生机构组织

  4

  417

  91.01%

  高层次中医药从业人员

  5

  254

  基层中医药从业人员

  5

  2529

  小 计

  14

  3200

  社会培训

  社会中医爱好者

  2

  33

  7.4%

  中医传统文化爱好者

  6

  227

  传统体育健康爱好者

  0

  0

  小 计

  8

  260

  对外教育

  中医从业人员或中医爱好者

  2

  56

  1.59%

  合 计

  24

  3516

  100%

  四、质量保证

  (一)制度建设

  根据教育部、北京市教委有关文件要求,我校注重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各项办学管理。

  在学历继续教育管理方面,制度涵盖招生管理、教学管理、学籍管理、校外学习中心管理等各个方面,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根据培养方案,重点修订完善学生学籍管理规定有关内容,做好新生注册、在校生学籍管理、毕业生数据上报、学生成绩管理、学籍档案管理等工作。

  在非学历教育培训管理方面,一是学校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规定,进行非学历项目审批及管理,制定举办培训班标准工作流程及规范教学管理模板,各办学单位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操作流程申报项目,未经批准项目一律不予立项。二是各单位安排院级领导专门负责教育培训活动,并安排专人进行项目管理,做好非学历教育培训的日常教学管理等工作。三是学校加强培训项目的招生宣传审核,各项目招生简章和广告宣传材料的内容,均须经继续教育学部审核备案,未经备案审批不得对外发布。四是学校严格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合作办学方管理,明确规定合作方的权责,除合作项目外,不得开展与招生工作无关的商业活动及其他宣传推介活动。五是做好培训项目效果评价,各培训结束时必须开展教学及管理评价,确保教学质量。

  (二)师资保障

  我校学历继续教育的教学工作均由本校教师承担,2020年承担网络学历继续教育任课教师共计146人,高级职称占比88%。承担夜大学和函授任课教师共计57人,高级职称占比73.7%。继续教育学部有19名专职管理人员,高级职称占比26.32%;校外学习中心共有专职管理人员152人,高级职称占比31.6%。辅导教师722人,高级职称占比55.4%。

  (三)资源建设

  我校一贯重视课程资源建设,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均实现了PC端和移动端的在线学习。2020年网络学历教育升级5门课件,进一步丰富了教学资源库。截至2020年,网络教学课程资源包含课程课件102门,其中90门为自主研发,其余12门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奥鹏公共服务体系和高教出版社引进或购买,本校教师录制课件占比达88%。

  (四)设施设备、信息化建设

  为适应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及管理需要,我校建有专用的录播室,截止目前已经录制了百余门网络课件。2020年,我校自主开发一套集教学、管理、信息分析为一体的教学管理系统,包括招生管理、教学管理、学习中心管理、学员学习、交流论坛、缴费系统等六大模块,通过对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和改造,对相关模块进行优化和整理,使其教学服务功能更为强大,操作更趋合理和便捷,软硬件设施基本满足教学全过程需求。

  (五)校外学习中心管理情况

  截至2020年底,我校在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设有学习中心27个。我校严格校外学习中心建设管理,新建校外学习中心的基础设施、网络条件、教师队伍等建立条件必须符合相关规定,设立前必须报教育厅审批同意。在办学方面,坚持我校的办学主体地位,从制订培养方案、专业及课程设置、招生审核及招生录取、教学安排、考试命题与评阅、论文答辩、毕业及学位审核等各项教学工作均由我校进行管控,学习中心主要做好学生的各项教学支持服务工作。同时,为了加强对学习中心的监督和指导,学部成立了专项检查工作小组,定期对学习中心的办学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专项检查不合格的学习中心,及时终止其招生资格。

  (六)内部质量管理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促进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我校明确继续教育办学定位,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监管措施,把好人才培养的入口关、过程关和出口关。

  招生管理方面:严把招生入口关,招生简章由学校统一制定。各校外学习中心招生宣传均以招生简章为依据,保证招生宣传内容的统一及严肃性,招生中不存在个人、中介及培训机构代理招生和兼读、套读、乱收费等行为。我校严格审核报名考生的入学资格,坚决杜绝医学知识零起点和专业跨度较大的考生报名,为确保生源质量,学生必须参加学部组织的统一入学考试,达到录取要求才能录取。学校多个专业为国控专业,从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出发,办学至今招生规模相对保持稳定。

  教学管理方面:严格教学全过程管理,做好教学支持服务工作。一是及时答疑解惑,做好学生支持服务和督学促学工作;二是促进混合式教学,增设临床案例分析、推拿、针刺等实践技能教学,增强学习效果;三是利用钉钉课堂、腾讯会议等在线教学平台开展师生实时互动教学,答疑解惑,强调重点,精炼教学内容与串讲,帮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做好导学和助学服务;四是完善教学管理平台功能,跟踪学生学习过程,了解学生情况、作业提交情况、主题讨论参与情况等,及时跟踪学生学习进度;五是开展教学满意度和学习需求调研,精准把握从业人员的学习需求,为促进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考试管理方面:严肃考试管理,确保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做好监考与支持服务,严肃考风考纪,对违规考生按学籍管理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去年新冠疫情期间,为不影响学生的学业进度和毕业时间,学部提早研究应对措施,充分调研后采取线上机考形式,考前做好题库及系统使用的充分准备,对广大考生和学习中心管理人员进行考务培训,在各学习中心的支持下,顺利完成学期末考试及成绩分析工作。

  毕业管理方面:严肃毕业管理,严格按照毕业标准和毕业资格审查程序进行毕业生数据审核。根据《北京中医药大学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开展学位授予工作。2020年共注册毕业生5274人,其中203人获得学士学位。

  (七)经费保障

  2020年我校网络远程学历继续教育学费总收入8059万元,学费收入用于支持继续教育各项工作,包括学习中心、办公设备、移动工作站和服务器、高校电子票据管理系统、学生网上缴费系统、课件制作、试卷印刷、人员工资等项目支出。

  五、社会贡献

  我校以助力学校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为宗旨,积极促进继续教育与学校建设协同发展,发挥中医药学科教育资源优势,规范继续教育管理,开拓非学历教育培训,以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助力医药卫生行业发展和满足社会居民健康教育需求为出发点,创办优质培训项目,持续推进社会服务工作。

  (一)发挥中医药优势,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宣讲及教育工作

  2020年抗疫特殊时期,学校充分发挥中医药疫情防控优势,积极开展线上新冠疫情防治教育,接受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委托,举办新冠肺炎中医药诊治方案培训班,对京内128家中医医院的1800余名骨干学员进行专项培训,指导学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此外,学校利用远程教育培训平台,搭建“健康全球”——北京中医药大学全球抗疫平台,通过各类媒体免费面向大众科普中医药新冠肺炎防治知识和居家防护方法,先后共有38.3万人次观看学习,有效扩大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校长带头在此平台用英文宣传中国抗疫成果,赢得了良好的国内和国际声誉。

  (二)开展各类优质中医药培训项目,助力中医药行业发展

  2020年,我校承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西医学习中医优秀人才研修项目”集中脱产培训,举办“全国中医经典课程及临证能力提升师资研修班项目”及“全国西学中骨干人才培训项目(京津冀地区)”等政府专项培训,面向社会举办“中国道医高级研修班”“全国五运六气师资培训班”“院校结合模式下的中医护理理论与技术提高班”“中医馆运营管理高级研修班”等品牌项目,涵盖西学中教育、中医药大健康教育、中医药管理干部培训、疫情防控常识教育、护理人员及基层医生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等类型,共面向行业培训学员3200人次,占培训总人数的91.01%,培训基层医生2529人次,占行业内培训人数的79%。学员参加培训后其中医药理论水平、临证技能获得提升,让更多的百姓受益于中医药特色诊疗服务。

  (三)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双柏县定点扶贫培训”

  根据教育部定点扶贫工作部署,我校积极做好云南双柏县培训扶贫专项工作,针对双柏县的工作实际及疫情防控形势,为双柏县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打造中医药特色课程,设计出管理理论实践、新冠疫情防治、中医理论与临床技能等专题线上培训课程,党委书记和校长亲自挂帅,院士领衔,多位专家参与线上课程培训,共为当地培训基层干部及卫生技术人员404名,为打赢双柏县脱贫攻坚战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培训得到各方的广泛好评,为学校完成教育脱贫攻坚任务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特色创新

  (一)积极拓展继续教育在线培训新模式

  2020年,我校积极拓展线上培训项目,探索培训办学新模式。校本部共举办教育培训项目24个,其中,线上培训项目6个,实现了线上培训教育从无到有的跨越发展。培训的方式发生改变,给教师、学员以及管理工作都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更好的适应新的培训模式,学部管理人员积极熟悉线上平台操作流程,了解平台使用方法,帮助教师开展线上平台教学,引导学员适应线上教学。对于线上平台使用中出现的问题积极解决,保证培训正常有序进行,保障培训教育教学质量。

  (二)提升“互联网+中医药继续教育”服务能力

  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是当前继续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既要打好防控工作的持久战,还要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稳定运行,必须加强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信息化建设。基于此,我校继续教育学部启动学历和非学历两个教育教学管理平台的技术升级工作,简化教学管理流程,增加教学过程控制,支持移动办公、网上直播等,提高了继续教育管理效率,为提升继续教育办学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加强学历继续教育学生思政教育价值观引导

  继续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同样承担着 “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我校积极探索继续教育的思政建设工作,在教学计划中增加思政课程内容,并要求专业课程老师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调并育,发挥教育主阵地、主渠道的育人作用。同时,学校通过采集宣传继续教育学生的抗疫先进事迹,在疫情特殊时期加强对学历继续教育学生理想信念的引导,及时整理“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学生一线抗击疫情工作纪实”,组织开展“战疫中的中医药力量”主题征文活动,被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评为全国高校“2020网络与继续教育抗疫先进单位”。

  七、问题挑战

  (一)继续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继续教育师资主要依托高校从事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师兼任,大部分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致使部分继续教育工作任务较难安排,网络教育课件更新工作难以及时推进,部分教师缺少对继续教育学员需求的了解,照搬全日制教学,导致课程实用性不足,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较低。

  (二)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品牌建设有待加强

  我校作为中医药行业特色突出的高校之一,中医药继续教育品牌项目建设仍需加强,部分项目课程设计及开发力度不够,办学单位及办学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办学思路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办学规模和项目影响力有待扩大。

  八、对策建议

  (一)重视继续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建议将继续教育教师队伍的管理放在与全日制教学管理同等重要地位,构建继续教育教师队伍激励机制,鼓励并引导各类教师、研究人员以及相关专业人才积极开展和参与继续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从而不断激发教师做好继续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二)建立继续教育教学全方位质量监控机制

  建议建立继续教育教学全要素公开、公平、公正的考评体系,包括课程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及考核系统管理、学生学习发展与成果分析、学生学习支持服务和指导、学习资源质量保证和完善机制等维度。通过对教学全要素的评价,进一步提升继续教育办学质量。

  (三)改革学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体制

  建议改革完善继续教育管理和奖励体制机制,提高办学单位举办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的主动性,进一步发挥学校专业优势和师资队伍优势,依托包括校友会在内的各种学校平台资源,加强宣传,深入挖掘现有培训项目潜力,扩宽培训宣传渠道,打造中医药行业特色品牌培训项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年6月28日